度假村去年11月開始營業(yè),游玩者寥寥,更增加了園內的清冷。藝術團是整個度假村里最活躍的一群人。藝術團有十幾個演員,每天下午排練節(jié)目,唱歌、跳舞、小品、二人轉等等。度假村的小廣場上搭了一個簡易的舞臺,掛著毛主席像,貼著“麻龍灣大隊憶苦思甜大會”的橫幅,如果有旅行團來,上午10點多這里會有紅歌表演,還有“斗地主”的小品,中午再組織游客在餐廳吃“憶苦思甜飯”,喝白玉米碴粥。王云奇向我們解釋泥塑展和紅歌舞這種看似“隨意拼湊”的組合:“秦總有個想法,在度假村里把宋、元、明、清、民國、解放初期的特色依次展示出來,現(xiàn)在做出了一個頭一個尾。”
秦仕平本人與園區(qū)的員工對現(xiàn)狀的看法大相徑庭。王云奇的規(guī)劃比他自己的設想精彩得多,除了“清明上河圖”,秦仕平還沒設想出更完整的度假村發(fā)展方案。秦仕平50歲出頭,文化水平不高,只讀到小學三年級。上世紀90年代他跟著大哥秦仕中搞建筑,幾年之后自己單干,拿到了唐山鋼廠的大買賣,長期負責廠房的添置、翻新和維修。王云奇和秦仕平在十幾年前相識在秦父的壽宴上。王云奇當時是唐山評劇團的業(yè)務員,平時負責為團里的演員安排演出,秦仕平所在的黃各莊村,當時流行紅白喜事請劇團來村里表演。
秦仕平很快發(fā)達起來,有一次出去旅游,在外地看到別人在搞生態(tài)主題的飯店,他一回來也依葫蘆畫瓢開始著手干。地點就是現(xiàn)在的麻龍灣度假村,這是村里的集體土地,承包費非常便宜,每畝每年只要600元,一共承包了600畝。這個熱帶雨林主題的飯店被周圍人稱為“生態(tài)大棚”,飯店是用塑料布撐起來的,平均有6米多高,最高的地方有8米多。大棚里種了很多熱帶植物,椰子樹、芭蕉樹和各種花草,一共有幾十種,全部是秦仕平親自從福建、廣東等地采購,用專業(yè)貨車運送回來的。經營幾年之后,大棚被大雪壓塌了,很多植物被壓死,冬天修復也比較麻煩,秦仕平放棄了這個飯店。
“生態(tài)大棚”這個看起來不錯的創(chuàng)意,在大哥秦仕中眼中已經是荒唐。“他從海南買樹就花了100多萬元,這還不算運費。好不容易飯店剛要盈利,就被壓塌了。樹幾乎全死了,唯一的一棵芭蕉樹弄到了我們家,為此我還專門在院子里建了個大棚,最后還是凍死了。一棵樹就2萬多塊錢,盆景似的,五六十厘米那么粗。”在飯店原址上籌備的麻龍灣度假村被秦仕中評價為“越玩兒勁越大了”,“開始只是在東邊一小點搞水上垂釣,后來開始在地上用白粉撒線,準備挖河道。只要一掙點錢就擱這兒,現(xiàn)在不弄也不中了”。
“這個想法早就有了,想建一個很不平常的園區(qū),創(chuàng)造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項目。”秦仕平對我們說,“泥的文化現(xiàn)在還太少,只要每年定期維護,這個東西可以留下,我們百年之后還能留給后代。我敢想也敢干,腦子里有這種想象力,最后無論結果如何也愿意試一試。所有人都對我這個想法不贊同,北京我也沒少去,請教了不少專家,但他們的想法都和我不同,都說沒看過,不知道這種東西能不能成功。后來我也就放棄了請專家的想法,一是請不起,二是他們也不愿意來,找朋友也沒人同意,最后高價請了草根的文化藝術人來幫我做。”秦仕平認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是一件藝術品,之所以沒人來光顧,是因為每個人“考慮問題的方式不一樣,看熱鬧的人多,欣賞文化藝術的人少。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欣賞我的作品”。同樣令他撓頭的是家人的一致反對,秦仕平說:“我就跟他們說,就當我是去澳門賭錢賭輸了,或者是我有病,花錢去看病了。”
秦仕平說,這個度假村已經累計投資1.2億元,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絕對是“騎虎難下”。從表面看來,度假村少有人至的原因至少包括:偏僻的地理位置、不便捷的交通以及還遠未完工的住宿客房。除了“清明上河圖”是一件有特色的完整作品外,垂釣、采摘、草坪婚禮、懷舊紅色歌舞通通與之不搭調。秦仕平說:“現(xiàn)在都不該開業(yè),本來想有些收入貼補一下,但一開業(yè),每天就有2萬元的成本。打算找點資源來投資,但有錢的人不會搞這個,別人和我的想法很不一樣,在這投資慢,回報也非常慢,而且不見得成功。”秦仕中一直認為弟弟的做法“幼稚可笑”:“他不可能成功的,他就是在玩兒。”(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