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兩座世博場館在沉寂兩年之后,終于找到了它的新歸宿:中國館將成為上海美術館(微博)新館,改稱“中華藝術宮”;城市未來館則將被改造成為中國第一座公辦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10月1日以后,兩館將擁抱上海自清末以降保存的藝術珍品,成為海內外近現(xiàn)代藝術品收藏陳列和藝術家交流的平臺,并成為集展示、收藏、交流、體驗為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
由此,原來藏有3萬余件藝術精品的兩家市級美術單位將從蝸居于6800平方米的建筑一躍舒展到逾20萬平方米的兩座世博建筑。在上海,一條自古代至近現(xiàn)代再蔓延到當代的博物館體系即將成形:由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xiàn)代藝術以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藝術。
中華藝術宮:
亞洲最大美術館之一
站在中國館中央大廳,四周空曠。抬眼望去,超高的挑高讓房頂竟顯得遙不可及。眼前的廳堂讓人回想起兩年前的情形:那個夏天,與氣溫一樣居高不下的是世博會的人氣。每天,數(shù)以萬計的人潮涌動于中國館的中央大廳,前來參觀的人們席地而坐,觀看那部頗受好評的電影《歷程》,隨后便是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帶來的奇妙感受和與秦始皇陵銅車馬相逢時的震撼。10月1日開始,這里將舉辦一場名為《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的起源》的藝術展覽。
這座曾經(jīng)向人們展示中國“歷程”的大型建筑,兩年后又一次被開啟。10月1日,更名為“中華藝術宮”的中國館將有27個展廳以及影視報告廳、公共藝術圖書館等功能設施。據(jù)上海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總監(jiān)滕俊杰介紹,16.7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和6.4萬平方米的展廳面積,將使中華藝術宮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美術館之一。
在上海市政府的規(guī)劃中,這里將是一座具有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對外交流基本職能的藝術博物館。在規(guī)模及配置上將接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奧賽博物館等國際知名藝術博物館。“學術高度、事業(yè)寬度、觀眾觀展的舒適度是我們確立的三個方面。”上海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胡勁軍在提及兩館建設當中的考慮時說道。同時,他亦強調了關于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公益性原則:“堅持公益性,不租借商業(yè)場地、不收費。”
8月30日,曾經(jīng)參與世博會中國館建設的中華藝術宮改建項目負責人譚正浩領著一班記者參觀中國館時,動情回憶起兩年前中國館的景象,亦介紹著不久之后這里將有的變動。 “這是原來人們坐著等待乘坐小火車的地方,以后將有一排排長椅讓人們坐著歇腳。”他坐在長凳上說,“我相信,剛開幕時,有一半的人會因為想看看曾經(jīng)的中國館而來到這里。”
“展廳中的27個廳都是后來建造的,就像是在大房子里搭建小房子。”譚正浩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為了保存好上海美術館中搬到此處的藝術精品,中國館中還配備了恒溫恒濕的條件,以利于保存藝術品。
現(xiàn)在,中國館依然空曠寂寥。除底層的“名家館”已經(jīng)展出了滑田友、程十發(fā)、吳冠中等已故藝術名家的作品之外,絕大多數(shù)藝術品還沒有被擺放陳列出來。
一個月后的開館大展將由《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的起源》、《來自世界的祝賀——行進中的新世紀中國美術》、《錦繡中華——行進中的新世紀中國美術》、《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作品展》以及“名家館”等陳列構成。
中華藝術宮的開幕展覽將延伸為開幕季,11月開始,《米勒、庫爾貝與法國自然主義——法國奧賽博物館館藏珍品展》、《不息的變動——上海美專一百周年紀念展》將陸續(xù)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