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的變遷,老照片作為某個時代、某個事件、某位人物、某處景物、某種時尚的真實記錄,越來越成為一種“珍藏品”,吸引了眾多研究者和愛好者。近幾年,老照片更以其特有的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被收藏界所公認,并躋身于投資收藏領(lǐng)域。
從目前看,具有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的老照片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年代越久遠的價值越高。以清末原版老照片為例,每張價位一般在1000元-2000元。如2007年上海嘉泰拍賣有限公司春拍古籍善本專場中,一張清代大臣陳寶琛的70歲照片(1918年)以2.42萬元成交。二是題材越重大價值越高。由于老照片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用攝影的語言來記事,越是中心明確、有代表性的畫面,價值越高。比如有關(guān)歷史事件、名人或社會群體、某一時期某種習(xí)俗和風(fēng)尚的照片。三是名館名家拍攝的照片價值高。中國早期攝影界涌現(xiàn)了郎靜山、吳中行、吳寅伯、劉半農(nóng)等許多名家,他們拍攝的照片價值就比一般攝影家高許多。2007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估價為3萬元至3.5萬元的郎靜山攝影作品《有徑歸人》和《云山茅屋》,最終以6.6萬元成交。四是尺寸越大價值越高。由于早期照相技術(shù)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沖印不多,一般都是皇室或達官貴人的照片,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民國時期25厘米×40厘米的照片每張價位在500元左右;尺寸為90厘米×18厘米的每張在2000元以上。五是“古董”照片的收藏價值較高。因為各大博物館一般都禁止觀眾拍攝,早期的文物照片尤為珍貴。同時,文物的鑒定一定得有文物照片對照比較,使早期文物照片特別是由權(quán)威部門拍攝的有關(guān)古董的照片參考價值更大。國內(nèi)各檔案部門、出版社和博物館都把老照片作為影像資料,需求也很大。
收藏老照片,也要會辨?zhèn)巍,F(xiàn)在常見的老照片作偽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印刷品作舊,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作偽方法。作偽者將精致的印刷品作舊,放入鏡框中或裝成冊頁形式出售,這類偽品大多用明信片來加工,因此也較容易辨別,只要配備一個放大鏡就可以解決問題了。2、翻拍后再作舊,就是將原作品和印刷品翻拍后再作舊冒充老照片出售,有些偽品還特意用舊相紙洗印。作舊方法有用茶水浸泡、用化學(xué)方法調(diào)成棕色以及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來模仿舊照片的樣子。真品老照片泛黃是因為年代久遠、日曬光照的結(jié)果,其正反面為自然泛黃。偽品的黃色是采用藥水浸泡和人工涂刷的,有漬斑、不均勻,人為痕跡明顯。3、用彩色膠片翻拍老照片原作,并用彩色紙洗印,做出與原作一樣的色調(diào)與形態(tài)。一些資深作偽者還將彩色紙膜揭下,另裱在一張老舊硬卡上冒充原作出售。用這種方法作偽的照片,如不細辨,有時會上當(dāng)。辨別方法可看照片上的舊劃痕,因為老照片上有很微小的劃痕,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細小的、深淺不一的、方向不規(guī)則的劃痕、折痕或裂紋。4、用當(dāng)年的底片重新印制。此類照片本身技術(shù)素質(zhì)較高,雖是偽品,其實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但重新印制照片的相紙,作舊后總留有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