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安派”在安徽風行的同時,南京地區(qū)也聚集了一批遺民畫家,他們遁跡山林,以詩畫相唱和,風格雖不盡相同,但有著相近的藝術意趣,其中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八人,被人稱為“金陵八家”,龔賢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 龔賢(1619-1689),字半千,又字野遺,號柴丈人、半畝,江蘇昆山人。早年在外飄泊,晚年隱居南京清涼山,以賣畫課徒為生,生活清苦。他工于山水,師法董源、二米、吳鎮(zhèn)、沈周,同時注重寫生,山水大都寫南京一帶風光,著意表現(xiàn)豐饒明麗的湖光山色。善于用墨,繼承和發(fā)展了宋人的“積墨法”,山石樹木,大都經(jīng)多遍勾染皴擦,墨色濃郁,對比強烈,被稱為“黑龔”,如南京博物院藏《千巖萬壑圖》卷。此外,他也有一種被稱為“白龔”的畫風,全幅純用干筆淡墨,僅加少量濃色和苔點,顯得秀雅、明麗,如故宮博物院藏《木葉丹黃圖》軸。直接師承其法者有王概、柳堉等。王概,字安節(jié),浙江秀水人,龔賢弟子,《芥子園畫傳》主編者,山水用墨濃重,近龔賢。柳堉,字公韓,金陵諸生,就學于龔賢,山水頗得董、巨遺意。
□ 樊圻(1616-1694尚在),字會公,江寧人。山水取法董、巨、黃、王及劉松年,用筆工細,皴法細密,畫風清雅。傳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柳村漁樂圖》卷等。
□ 吳宏,字遠度,號西江外史,原籍江西金溪,客居金陵。山水宗法宋元,筆墨勁逸,氣勢雄闊,畫風粗放。故宮博物院藏《江山行旅圖》卷等是他的傳世代表作。
□ 高岑,字蔚生,杭州人,居江寧。繪畫初學同里七處和尚,后以已意行之。山水有粗、細兩種面貌,粗筆近沈周,如故宮博物院藏《山水》卷。細筆畫常見,如故宮博物院藏《青綠山水圖》軸及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松窗飛瀑圖》軸等。
□ 鄒喆,字方魯,善山水、花卉。畫史記載其畫“簡淡超逸”,但傳世作品卻以凝重蒼勁取勝,如南京博物院藏《松林僧話圖》軸。
□ 葉欣,字榮木,華亭人,寓金陵。山水以布局見長,用筆輕細,墨色清淡。故宮博物院藏有其《鐘山圖》卷及《山水》冊等。
□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工山水、花鳥。山水蒼茫渾厚,花鳥則較工整,有宋人意。傳世作品較少,故宮博物院藏有《草蟲冊頁》,上海博物館藏有《溪山隱逸圖》扇等。
□ 謝蓀,字緗西,溧水人。工山水、花卉。山水多吳門遺意,用筆細秀,如故宮博物院藏《青綠山水》軸;花卉則受陸治影響,故宮博物院藏《荷花》冊頁為其代表作。
同時稱譽金陵畫壇的還有以青綠山水和工筆人物見長的陳卓、山水有“云間派”遺意的陸□、畫山水人物不拘成法的張風等人,姚允在、盛丹、武丹、陳舒等也有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