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巨大機器人和巨大怪獸,《環(huán)太平洋》吸引我的當然是特效大場面。工業(yè)光魔為首的好萊塢公司,打造出迷幻的、冷調的夜景。有人這么形容說,機甲和怪獸的每一次沖撞,它們都像煙花綻放一樣耀眼,劃破了黑暗長空。如果內地電影院的燈泡足夠亮,相信大家都會被香港大戰(zhàn)的氣勢所震懾到。70末80初觀眾要是有小朋友,尤其是小男孩的話,那么,在IMAX屏幕面前觀看《環(huán)太平洋》,那將會是21世紀珍貴的電影記憶。那就像一個從未接觸過大自然的人類,突然撞見了狂奔的野獸。
相比之下,電影的劇情故事似乎不值一提,明顯的通俗低齡。雖然有神經通感設計、雙人操作駕駛等細節(jié),也算得上閃光之處,但是,它們都被劃歸為基礎設定,觀眾相信即是。次要線索是兩名怪咖科學家,他們繼續(xù)扮演最后一分鐘營救的角色,實屬意料之中,當真沒啥好說的。他們和怪獸有了親密接觸,卻沒有以續(xù)集彩蛋的形式另行交代。這部電影的彩蛋,它真的只是搞笑彩蛋,而不是什么怪獸產卵,小怪獸破殼而出。
于是乎,《環(huán)太平洋》最吸引我的還是導演托羅的一份童心,就像《功夫》的結尾,全賴情結、肆意而為。眾所周知,怪獸片并非時下流行的類型片。有關機甲的片子,除了日本ACG,真人電影也基本沒有。偶有邁克爾-貝這樣的工匠,倒也能堆砌出一些特效大片,卻毫無營養(yǎng)。
無數人在走出電影院會還是要這么問:干嘛要用拳頭打怪獸,人類不僅有熱能武器,還有其他殺傷力超群的家伙,何苦用這么原始的肉搏方式去和怪獸對決。答案恐怕有些不近人情,畢竟,打怪獸就打怪獸,打怪獸哪需要那么多的理由借口?作為一名電影觀眾,誰考慮過怪獸的感受。富二代為何要拯救地球、維護世界和平?外星人的事情,為什么要砸到地球上來解決?所以,《環(huán)太平洋》是一部不能多想的電影,圖個爽,滿足下機甲愛好者和特攝片擁簇就是了。如果你還考慮科學原理和現(xiàn)實邏輯,那么,它們在電影里根本是行不通的。
我對《環(huán)太平洋》當然有不滿,除了美國機甲大顯神威,殲滅怪獸數量更多的澳洲機甲和中國機甲,它們的發(fā)揮空間實在有限。尤其是中國機甲,慘死的方式(僅次于俄羅斯機甲),恐怕會讓本土觀眾深感痛心。好在,托羅似乎也沒想去考慮海外觀眾的心理投射,不看三位華人駕駛員,完全沒有給正面特寫,橫豎都是死跑龍?zhí)椎拿T掚m如此,真正狂怒的大概是日本國影迷,作為機甲文化的輸出大國,除了貢獻一名女駕駛員,這部電影看上去似乎和它們沒什么關系。但要這么說起來,韓國人也坐不住,還有環(huán)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國家都坐不住了,因為這部電影根本就沒它們的事。誰說怪獸是無差別攻擊,它也還是有挑地方的。
但如果你就此認為,《環(huán)太平洋》只是玩一發(fā)的爆米花電影,滿足下美帝人民——那好像也搞錯了。這部電影的致敬不僅在結尾字幕,引用內容之多也屬罕見(這才是北美水土不服的終極原因)。被翻譯成“天馬流星拳”的火箭飛拳,其實是出自《魔神Z》。至于那個控制臺的“天童”,其實該是直接致敬《電童》。小細節(jié)尚且如此,什么《機動戰(zhàn)士高達》、《EVA》、《鐵人28號》、《哥斯拉》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更有甚者,難道《環(huán)太平洋》里的香港,不正是《攻殼機動隊2》里的香港街道?更不用說,托羅還是個怪獸迷,他癡迷于制造各種奇形怪狀的怪物。遺憾在于,除了飛龍怪,其他怪獸給人的印象還是不夠強烈,尤其是海底那三個家伙。
說到這里,相信很多人也看出來托羅的問題所在了。他像個海邊拾貝殼的小孩,滿足于上天賜予的禮物,卻忘記了開創(chuàng)自己的新天地。不計特效場面,《環(huán)太平洋》并非那種開天辟地的類型電影,也沒有在人物身上做深入挖掘。巨大機器人打巨大怪獸,放到五十年前都讓人感覺不新鮮了,電影所完成的也只是真人化,看上去更加逼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