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十幾年,有個詞一直挺流行:歌壇。當時還有本雜志叫《當代歌壇》。人們之所以用“壇”來形容某一行業(yè),因為它是個平臺,有臺階,還帶著點神圣?,F(xiàn)在,“歌壇”這個詞和這本雜志一樣消失了??梢娺@個歌壇已今非昔比了。
前些天,一個朋友發(fā)給我一份2013年度的《中國流行音樂市場調研報告》,看完后挺吃驚,2012年的實體唱片發(fā)行1919種,比2011年增加了10%。這些唱片賣給誰了,現(xiàn)在還有誰去音像店買唱片聽?
對于在八九十年代養(yǎng)成聽音樂習慣的人來說,卡帶和唱片是主要的音樂介質,那時候歌手要想成為一名在別人眼里像樣的歌手,必須要出一張專輯,就像作家必須要出本書一樣。在那個年代,除了劉歡沒有出過正式專輯之外,從一線到八線的歌手都要通過專輯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那個年代的人聽音樂時,談論的內容相對比較豐富,比如專輯里的十首歌傳遞出的信息會讓聽眾有一個飽滿整體的印象,通過一張唱片馬上就能判斷出這個歌手實力如何。所謂實力,其實無外乎歌手對這些歌曲綜合演繹藝術水準的說法:比如對歌曲主題詮釋得如何,演唱風格是否清晰,整張專輯音樂的編配是否出彩……甚至唱片設計包裝的藝術感。對于創(chuàng)作型歌手,我們還要談談他歌詞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等等。在唱片時代,我們還能通過一種叫做專輯的單元來判斷出哪些歌曲屬于經(jīng)典。今天被人們在電視臺里翻唱的經(jīng)典歌曲都是專輯時代的產物。
在唱片時代,做一個歌手是非常難的,即便那時候中國內地流行音樂各方面都不專業(yè),但是一張專輯就是一塊試金石,你什么水平,通過一張專輯一聽便知,想用投機取巧的方式是藏不住的。我在那時候接觸過一些靠大款砸錢捧出來的歌手,但不管大款是如何一片癡心,這些歌手想揚名立萬就是妄想。聽眾的眼里是不揉沙子的。
所以,那時候流行音樂行業(yè)還短暫出現(xiàn)過一個角色:樂評人。之所以有樂評人,是因為他們要扮演兩種角色:一是評判音樂;二是在評判中去傳播音樂。后來樂評人都變得沒底線了,只剩下傳播音樂了。恰恰在這時候,音樂也沒有了。你出去打聽一下,現(xiàn)在還有誰是樂評人?
即便今天評論音樂的人還能相對保持客觀中立,這個角色也會消失。因為現(xiàn)在音樂已經(jīng)不需要評論了——除了那些獨立音樂公司制作的貌似風格獨特但卻毫無影響的唱片之外,真正的主流歌手誰還會出唱片呢?
我猜想,劉歡老師一定在偷著樂呢:你說你們這些唱歌的,當年費勁巴拉的非要錄什么專輯,有用嗎?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看到中國流行音樂的未來——那是一個沒有專輯的時代,所以我一直堅持不錄專輯,靠一首歌一首歌這樣也能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頭牌。你說你們當初要都像我這樣,現(xiàn)在中國歌壇得火成什么樣子啊!——當然這是開玩笑了。不過劉歡這種在當時“不職業(yè)”的做法在今天變成了主流——流行音樂進入了“劉歡模式”。
當然,我們都知道,“劉歡模式”的出現(xiàn)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問題是,沒有人能成為第二個劉歡。在劉歡模式的時代,人們對音樂的審美已經(jīng)被簡化甚至喪失了?,F(xiàn)在成名的歌手,一兩首歌你能聽出他什么來?
我經(jīng)??吹骄W(wǎng)上有人討論一個歌手的唱功問題,而且談論某個歌手的音樂,總是圍繞唱功。這也難免,在沒有專輯的年代,人們無法從歌手的整體去評判,只能簡單地從唱得好壞去理解一首歌。而唱功僅僅是一個歌手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我們只能倒退到這一步來理解音樂了。
在密紋唱片出現(xiàn)之前,流行音樂確實是一個單曲時代,因為當時的唱片一面只能錄制兩分鐘左右的歌曲,兩面也只能錄下兩首歌,但這并沒有影響人們對音樂的欣賞,因為歌手一年內會出版很多唱片,你想想,五張78轉的唱片就相當一張專輯。那時人們對音樂的評判還是集中在音樂性上。后來唱片的容量變大,兩面可以容納45分鐘左右,專輯的概念就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