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有17部國產中小成本影片上映,希望借著大片的“春困”,殺出一條血路。而這些上映的影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藝術片,其中既有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影片《白日焰火》,東京電影節(jié)影帝之作《警察日記》,也不乏《一個溫州的女人》《蘭亭》《俐米阿朵》等知名度較低的藝術片。3月因此被影迷稱為“藝術片的春天”,但也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迎接這些藝術片的,或許是“倒春寒”。上海的藝術片愛好者為何走不進影院?上海的藝術片放映究竟遭遇到哪些尷尬?
院線 放一場 虧一場
去年,融合社會各界不同放映力量、打破單一院線限制的“上海藝術電影聯(lián)盟”宣告成立,致力于推動相對“小眾化”的藝術電影在上海實現“天天映”。記者昨日從首批加盟的10家影院中查詢后發(fā)現,包括永華電影城、上海影城、正大星美影城、新衡山電影院、大光明電影院等在內的諸多影城,雖然每天都堅持放映2至3場的藝術影片,但上座率極低。在聯(lián)盟成立不到1年的時間里,不少影廳開辟出的“藝術電影廳”長期虧損,例如上海影城特別辟出有62個座位的8號廳,每天在中午12點和晚上10點左右放映兩場藝術影片,但記者看了昨日和今日的買票人數,均為零。
記者采訪獲悉,最近兩年,由于藝術片源的減少,讓不少影院的藝術廳難以為繼。從最開始計劃的盡量排映藝術片,到后來變成每周日排映一場藝術片,再到現在不得已把藝術片的范圍擴大,把商業(yè)元素不太濃的小成本國產片都放在藝術廳放映。正大星美影城的唐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0座以內的小型廳,每場放映成本在15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以單張票價30元來計算(影院分成可拿一半),如果每場電影的買票人數少于10人,影廳就無法收回放映成本。而很長一段時間,藝術廳的觀影人數都在個位數。“多放一場就多虧一場,藝術廳的虧損只能由影城其他廳的盈利來平衡。”
影迷 要求高 質量低
作為全國票房重鎮(zhèn),上海的那么多消費者中,難道真的沒人愿意為藝術片買單嗎?記者采訪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時發(fā)現,那些制作精良、質量上乘的中外藝術影片,總是最先銷售一空的幾部。例如去年放映的導演小津安二郎的名作《秋刀魚之味》《彼岸花》《東京物語》等片,在電影節(jié)之初就一票難求??梢?,上海還是存在不少藝術片發(fā)燒友的。
谷峪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藝術片發(fā)燒友,對不少中外藝術電影如數家珍。他說自己看藝術片最多的渠道是DVD,其次是網絡下載,走進電影院是他最少采用的選擇。“我記得王小帥的《青紅》上映的時候,我去電影院買票看了,全場只有兩個觀眾。影城很給面子,沒有臨時撤廳。”谷峪覺得,最近幾年,中國藝術片產量降低了,質量也堪憂。“以前賈樟柯、王小帥、張元的藝術片很多,但隨著中國電影票房越來越高,中國藝術片導演的空間被擠壓得幾乎沒有了。”
導演 做藝術 賺吆喝
王小帥的《青紅》《左右》《我11》《日照重慶》都在院線上映過,算是國內藝術片導演中影片上映數量比較多的,但他對藝術片在國內的發(fā)行情況,依然有點無可奈何。王小帥說,商業(yè)片就是肯德基,藝術片就是碗面:“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肯德基門口,‘臭不要臉’地吆喝,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來吃這碗面。”
王小帥坦言,自己發(fā)現這幾年拍攝藝術電影的導演越來越少,現在的新導演都看中商業(yè)片,而一些文藝片導演也開始投入商業(yè)電影的懷抱。“從狹義來說,就我一個人玩文藝多好啊,像在大街上只有我一個人開車的感覺。從廣義來說,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文藝電影的拍攝和制作,這樣才能繁榮我們的電影市場。”導演賈樟柯也表示,放映藝術片,單靠影院自己經濟壓力會很大。而國外的藝術院線除了靠票房之外,還有政府的高額度補貼和免稅回報,“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影院放映藝術電影,給藝術片導演以生存的空間。”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