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的信仰之歌
拍攝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的想法始于2004年。那一年,共青團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lián)合拍攝了電影《我的法蘭西歲月》。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我的父親鄧小平在法國歷時5年多艱辛而坎坷的勤工儉學、尋求救國之道,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我們全家人看完這部電影后,就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僅僅宣傳鄧小平一個人赴法勤工儉學的經歷是遠遠不夠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是中國一代青年知識分子尋求新理想、新生活的一種嘗試,是一代人、一批人的經歷,應該再拍攝一部《我們的法蘭西歲月》,全面、立體地再現(xiàn)這一代人的經歷。
父親鄧小平生前談起在法國勤工儉學的經歷時,話題也總離不開他的同學和戰(zhàn)友們。他常常談起周恩來、陳毅、聶榮臻、李富春、李維漢、李立三、何長工、傅鐘、李卓然、蕭三,談起在新中國沒有建立以前就英勇犧牲的烈士們: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飛、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他曾告訴我們,他們那個時候生活很艱苦,只能吃面包、煮點面條。但他們那時候的人不搞終身制,沒有地位的觀念。比如說,在法國,趙世炎比周恩來地位高,周恩來比陳延年地位高,但回國后陳延年的職位最高。大家都不在乎地位,沒有那些觀念,就是干革命。他說,這就是早期共產黨員的特點。他還感慨地說:“在那個時候能夠加入共產黨就不容易。在那個時代,加入共產黨是多大的事呀!真正叫做把一切交給黨了,什么東西都交了!”
父親生前還常常談起他和同學們、戰(zhàn)友們之間親如手足、甚于手足的友誼。1975年他回訪法國時,特意用自己的出差補助買了一批新鮮的牛角面包帶回國,分送給那些曾經留法的老戰(zhàn)友們。
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能夠制作完成并能順利播出,首先要感謝中央文獻研究室、共青團中央和中共江蘇省委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領導。在這部電視劇籌拍之初,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冷溶主任和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就親自聽取了我們有關親屬的匯報和意見,當即就表示大力支持。在此之后,中央文獻研究室和共青團中央一直傾盡全力支持這部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和拍攝。中央文獻研究室將他們掌握的大量活生生的、寶貴的關于留法學生勤工儉學的資料都提供給編劇。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他們就從政治、歷史史實和細節(jié)方面對編導進行了很多的指導和把關。電視劇第二次修改完成后,他們再一次逐集審看。在此,我要對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領導和同志們?yōu)榇藙「冻龃罅康男燎趧趧颖硎菊嬲\的感謝。
在此,我還特別要向中共江蘇省委和江蘇電視臺表示感謝。沒有他們對這部電視劇在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這部電視劇是不可能完成的,也不可能達到這樣高的政治和藝術水準。
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江蘇電視臺的同志遠赴法國進行實地拍攝。最為難得的,電視劇初編完成后,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領導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按照這些意見,很多內容、場景都必須要重新拍攝。江蘇電視臺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不計代價,又重新把主要演員請回來,進行了補拍。他們這種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和工作態(tài)度真是絕無僅有。所以,在此,我要向攝制方的編導、演員和每一位工作人員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9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告別祖國和親人,踏上了留法勤工儉學的道路。他們到達了法蘭西的土地,在那里求學、勤工,進行了社會體驗和實踐,最后,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并為此奮斗終生、矢志不渝。他們的青春是絢麗的,他們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作為他們的家屬,作為他們的后人,我們熱愛他們、崇敬他們,我們更加懷念他們。
1993年1月3日,父親鄧小平在浙江杭州給他的幾位孫輩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對中國的責任,我已經交卷了,就看你們的了。我16歲時還沒有你們的文化水平,沒有你們那么多的現(xiàn)代知識,是靠自己學,在實際工作中學,自己鍛煉出來的,十六七歲就上臺演講。在法國一呆就是五年,那時連話都不懂,還不是靠鍛煉。你們要學點本事為國家做貢獻。大本事沒有,小本事、中本事總要靠自己去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