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顏色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大陸文物瑰寶金縷玉衣靜靜地躺在高大的展柜中,謝東閔、李煥、秦孝儀等臺灣名流與大陸文物專家聚集在展柜外,一邊欣賞一邊熱烈地討論。這一畫面穿越20年的歲月,仍能讓人深深地感到暖意。
5日,以“承前啟后、溫故知新”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顧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幕?;仡櫿狗譃?ldquo;融冰化雪艱辛起步”“加強交流 擴大共識”“深化合作蓬勃發(fā)展”三個單元,以200余幅珍貴圖片及百余件實物,展示了20年來兩岸文物交流所走過的風雨歷程。
以上這幅照片攝于1992年。是年12月5日,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河北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110件大陸珍貴文物,亮相臺北市玉山莊藝術館,在臺灣引起轟動。這是1949年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物展,這次“破冰之旅”拉開了新時期兩岸文博交流的序幕。
回顧展上,一群來自臺灣的“銀發(fā)族”,圍攏在一張攝于1993年重慶云陽張飛廟的集體照前相談甚歡。這張照片是三峽工程開工前,兩岸文物保護專家聯(lián)袂對工程沿線重要文物點進行考察的記錄。這次考察,打破了兩岸考古學界的隔膜,實現(xiàn)了首次聯(lián)合田野調(diào)查。當年意氣風發(fā)的中青年文物工作者,正是圍看照片的這群老人。
“我們擠在一條鐵皮貨船上,沿線考察了18天。當時一些沿線地區(qū)的文物考古工作已經(jīng)開展,看到他們發(fā)掘出一塊接一塊的漢磚,我們興奮無比。”參與組織這一活動的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姚浙生,說起當年的經(jīng)歷仍十分激動。兩岸專家此行共同提出的諸多意見、建議落實在了隨后編纂的三峽文物保護規(guī)劃中。
回顧展還展示了兩岸故宮人的團圓故事。1994年,87歲的故宮古建專家單士元訪問臺灣,與86歲的故宮文物專家那志良相見。這是自1933年故宮文物踏上“南遷”之路后,兩位老友首次相聚。臺灣記者以鏡頭記錄下了這一感人時刻。
2009年2月14日,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率團來訪北京故宮并拜會院長鄭欣淼,實現(xiàn)了兩岸故宮院長60年來首次聚首。兩岸故宮人在太和殿內(nèi)歡喜團聚,留影紀念。這兩張跨越了17年的合影照一頭一尾遙相呼應,濃縮了兩岸文博交流的滄桑巨變。
國家文物局局長、中華文物交流協(xié)會會長勵小捷說:“兩岸文物交流與合作已經(jīng)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是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兩岸交流還存在一些壁壘和障礙,這需要兩岸有關部門拿出誠意、勇氣、智慧和決心。”
“悠久醇厚的中華文化是維系兩岸人民最堅實、最牢固的紐帶,它不僅能將我們的人集合在一起,更能將我們的心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從這層意義上講,一起弘揚是更好的愛。”特從臺灣趕來參加本次展覽開幕式的“中華兩岸經(jīng)貿(mào)投資文化教育理事會”董事長張京育說。
據(jù)國家文物局統(tǒng)計,截至2011年,共有60個大陸文物展赴臺展出,9個臺灣文物展在大陸舉辦。臺灣赴大陸文物交流約2000人次,大陸赴臺灣文物交流約500人次。
據(jù)悉,本次展覽由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中華文物交流協(xié)會、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展期為一個月。(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