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甚至是賈平凹不變的法則,“有些作品老擔心發(fā)表和出版不了,已做好不準備發(fā)表和出版的心理準備。我每次讓一些人先讀讀,他們認可了,覺得沒風險,有進步,我才又恢復信心。”
內容和形式都有突破
在閱讀《帶燈》的過程中,程永新意識到賈平凹的全新變化和突破。他認為,跟賈平凹以往作品相比,《帶燈》雖然依舊將場景放在了陜西這塊土地上,但地方方言特點少了一些,語言色彩更明快、透明。“我想老賈在60歲時,還是希望更多的讀者,包括西方的讀者,認同他的作品。”
賈平凹則自己解釋道:“在《秦腔》和《古爐》里,我堅持的是一種寫法,那樣的敘述方式得到了文學界和讀者的認可,但我也聽到有讀者反映書難讀。我是不想讓書讀得太順溜,但也得讓人容易進入,所以這次有了一些改變。”此外在文風上,賈平凹也已不滿意以前那種明清文學的柔美,而有意想靠近兩漢文學的平實硬朗。“一切都還在摸索和試驗著。寫作是得在內容上、形式上不斷有點突破吧,否則,老是一個樣子,別人厭煩,我也厭煩了。”
程永新認為,對于今年60歲的賈平凹來說,更可貴的是,他身上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更強了。賈平凹則認為:“我通過寫《帶燈》進一步了解了中國農村,尤其是深入鄉(xiāng)鎮(zhèn)政府后,知道了那里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存者的精神狀態(tài)。”
對于基層農村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問題,讓賈平凹的心里并不好受,“可以說社會基層有太多的問題,就如書中的帶燈所說,它像陳年的蜘蛛網,動哪兒都落灰塵。”朋友嘲笑他說:“你干啥的就是干啥的,自己賣著蒸饃卻管別人蓋樓。”而賈平凹卻說:“不能女媧補天,也得杞人憂天么,或許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吧。”
賈平凹說,雖然寫的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故事,但他思考的是整個農村,甚或當下中國的事。對此,評論家李星認為,《帶燈》表現出了賈平凹空前的尖銳,“這部作品反映當代農村社會問題,作家以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懷呼吁對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深刻且犀利,標志著賈平凹的文學創(chuàng)作又邁上新的高度。”
賈平凹透露,《帶燈》一寫完,他又到鄉(xiāng)下呆了一段日子,現在回來主要是讀書,到春節(jié)前還會再跑些地方。“回想這十多年,我基本上是冬天不寫作,要寫都是夏天動筆,差不多一個長篇寫兩三年,總是在秋天寫完。這也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吧。”
而當問及下一步計劃的時候,賈平凹率性十足地說:“下一步是什么計劃?現在不知道呀,蓄著能量等待下一個創(chuàng)作欲望的到來吧。”(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