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說,泛娛樂化的觀念,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文藝作品。電視劇被評價為這個時代的長篇小說,意味著這種藝術形式在表現(xiàn)豐富生活和內在精神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創(chuàng)作者需倍加珍視,而不應隨意拋棄,或任由其被窄化和扁平化。
年度推薦
一本歷史大書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龍平平等編劇 吳子牛導演
虞金星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受到異乎尋常的關注,當然不能排除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這些社會背景。“歷史轉折”與“鄧小平”這樣的關鍵詞組合在一起,既是吸引力所在,也決定了電視劇編拍制作的難度。
其難度在于歷史的嚴肅命題與電視劇這種大眾藝術形式之間的平衡與結合。該劇編創(chuàng)的回答是,把握住粉碎“四人幫”、真理標準討論、恢復高考、知青回城、包 產(chǎn)到戶等一系列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要點,又注重從鄧小平的工作與生活等日常視角切入。一批去今不遠的領導人“出鏡”和具體展現(xiàn),使電視劇的歷史成 色更為濃郁;日常生活與風格的細致刻畫,又使歷史事件的大眾觀賞效果更為細膩生動。歷史教科書的三言兩語,還原為充滿艱難曲折的影像,足以產(chǎn)生不可小覷的 吸引力。
編創(chuàng)團隊用力較多處,是在展現(xiàn)重大歷史的基礎上提升電視劇的觀賞性。比如,對粉碎“四人幫”這一歷史事件的講述,就不同于以往 紀錄片式的再現(xiàn),而采用更靠近類型片的手法,并加入了此時正遭受批判的鄧小平的家庭生活場景。為了使歷史大事有基層落點,電視劇又塑造了一些典型角色,比 如在一個家庭內集中了被打倒卻不改其志的干部、極左的“積極分子”、熱血沸騰的插隊知青等幾類人物,把宏觀的社會關系轉換為具體形象和人物關系。歷史大門 的敞開,加上別具匠心的藝術手段,使得《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成為2014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收獲。
一支藝術標桿
《北平無戰(zhàn)事》 劉和平編劇 孔笙等導演
任姍姍
2014年,一部《北平無戰(zhàn)事》讓眾多中青年觀眾回歸國產(chǎn)劇,使國產(chǎn)劇在與海外電視劇的短兵相接中贏得了尊嚴。
該劇講述了1948年這個歷史轉折關頭發(fā)生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及其背后的洶涌澎湃。創(chuàng)作者將唯物主義歷史觀、現(xiàn)實主義手法與浪漫主義情懷寫進了同一部 歷史大書——以精致詩意的電視美學與沉郁頓挫的文學表達,貫通文學與電視劇兩種藝術思維;以諜戰(zhàn)、歷史、反腐、政治多重敘事的編織營造,改寫中國電視劇類 型敘事的經(jīng)驗模式;以社會史的色彩斑斕與家族史的榮枯更迭,接續(xù)中國電視劇對20世紀家國情懷的歷史講述。整部劇暗流涌動、一唱三嘆,令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