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個各環(huán)節(jié)負責人的簽印
古代閱卷程序比今天要繁瑣,責任全部落實到具體人,每道程序還有人監(jiān)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個各環(huán)節(jié)負責人的簽印。謄錄手、對讀生的姓名、籍貫也要留下來,標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備查驗。
到清代時,閱卷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分為內、外兩撥人,即所謂“內簾官”和“外簾官”。上述提到的外收掌、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都屬于外簾官。
不論是內簾官還是外簾官,所有工作人員都住在考試院內。以包括今蘇皖兩省在內的江南省來說,當時全省考生統(tǒng)一集中到位于今天南京夫子廟的“江南貢院”考試,自然,閱卷也統(tǒng)一集中在這里進行。
江南貢院是中國科舉最大的考試場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閱卷中心。
簡單說,江南貢院由考試區(qū)和閱卷區(qū)組成。與考生一樣,閱卷人員在閱卷期間也是全封閉,吃喝拉撒睡全在其間。最高建筑是明遠樓,此樓后面便是至公堂。這里是外簾官的辦公場所,負責保管、分發(fā)試卷的地方。至公堂后為戒慎堂,是試卷糊名易書的地方。
再之后就是閱卷重地了,名叫衡鑒堂。衡鑒堂與前面建筑以池水相隔,有一座石拱橋相連。此橋叫飛虹橋,石欄上刻有象征“一路連科”、“青云直上”的吉祥圖案。閱卷期間,任何人不得通過飛虹橋,包括內外工作人員也不能往來。
謄錄好的卷子,仍交給外收掌,在至公堂打亂分揀成包并裝箱,經過飛虹橋,陸續(xù)送入最核心的閱卷場所——衡鑒堂,由內收掌保管。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話,“卷子過了飛虹橋,舉人一半拿到手”,就是說試卷送到閱卷人員手里后,中榜就有希望了。
閱卷人員大都超負荷工作,第一印象決定命運
糊名易書之后,進入真正的閱卷程序。
試卷先由內收掌分送各閱卷人員進行評閱。試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監(jiān)督之下來抽簽分配的,所以閱卷人員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閱卷人員將初閱后中意的卷子,推薦給同考官,這類試卷叫“薦卷”。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薦卷,會在卷上批一個“取”字——現(xiàn)代高考所謂“錄取”一詞,大概就是這樣來的。批了“取”字的卷子會被送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后定奪考生的命運。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考中”的由來,應該源于此。
和今天一樣,歷朝歷代的閱卷時間都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內閱評完畢。以清代為例,閱卷時間規(guī)定是10天。這10天還包括之前彌封、謄錄、對讀的時間。其間的吃請又會用去不少時間,所以真正的閱卷時間相當緊張,不過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時考官一般一天要評閱二十本試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閱卷人員要閱的卷子就更多了,所以大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此可見,在沒有現(xiàn)代電腦輔助閱卷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仔細閱讀每份試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朝廷規(guī)定的工作,閱卷人員也是想盡辦法,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點看考生的頭場卷子,此即古人所謂“止閱前場,又止閱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