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這次《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那么火,很快就最后一集了,大家都表示意猶未盡,不知道會不會有續(xù)集帶給吃貨們?
陳:會有的,我自己其實也覺得不該就這么結(jié)束了。中國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這七集所能涵蓋的,所以還是會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不過,現(xiàn)在還沒開始拍呢。
娛是乎
今天你吃了嗎?
林艷雯
無意間聽到的幾個“段子”,讓人很是入耳難忘。中國人參觀動物園,只把動物分成兩種: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中國人出行旅游,參觀一個水族館時,問的第一句話是:這個魚可以吃嗎?
吃,幾乎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熟人見面第一句便問:吃了嗎?無論那個時間是不是飯點。正如英國人打招呼的那句“今天天氣如何”,雖然那是一目了然的事。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吃”來形容:吃香、吃相、吃驚、吃虧、吃醋……于是,《舌尖上的中國》在這樣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橫空出世,一瞬間就抓住了吃貨們的胃,繼而抓住吃貨的心。
一塊普通的豆腐看起來也令人饞涎欲滴;一碗大眾的牛肉面竟然讓人內(nèi)牛滿面;即便只是豆瓣醬這樣普通的作料也能讓人心里長草……大半夜22::00這樣的時間段,讓一個吃貨情何以堪,讓一個減肥中的吃貨更是苦不堪言,甚至身邊有個朋友每看完一集就開車沖上大街去“覓食”。
《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讓人看餓了,更能讓人看哭了。
第一集筆者就淚盈于睫,原以為是神經(jīng)敏感情感細膩過度的緣由,一上微博才發(fā)現(xiàn)同道中人比比皆是。那一雙雙制作美食的普通人粗糙的手;一張張嘗到美食滿布皺紋的笑臉;一句句“自然饋贈”的旁白;加上“催淚彈”似的配樂,稱其五味齊全,并不為過。
短短7集,一下就讓人“大快朵頤”,唇齒留香之余,“吃貨”大呼不過癮。還好,導(dǎo)演陳曉卿說這只是第一季,還會有第二甚至第三季,這下吃貨就放心了,就讓我們在《舌尖上的中國》盡情地迷失“吃相”吧。
熒屏美食
那些年,讓吃貨“胃口大開”的影視作品
《大長今》
2003年在韓國開播的54集電視連續(xù)劇《大長今》,在還原歷史的同時也將許多韓式美食推向了世界舞臺。
大白菜、雞、牛肉和冬菇等最常見的食材在主人公長今的妙手烹飪之下成為了營養(yǎng)豐富的菜肴,海鮮鮑魚粥、蕎麥卷餅、魚片生菜、松茸烤牛排、伏龍肝烤嫩雞、石鍋涼菜拌飯、紅棗打糕等韓國菜肴讓亞洲眾多美食愛好者們都對韓國的美食有了全新的認識。
《中華小當(dāng)家》
《中華小當(dāng)家》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同名作品的動畫片,講述了清朝末年一個少年廚師披荊斬棘最終成為第一神廚的故事。
主人公的座右銘:“料理是帶給人幸福的東西”。更是有專業(yè)吃貨們將動畫片中的“鍋巴料理”,“升龍餃子”等菜譜做了一番深入研究,總結(jié)出了一篇名為“中華小當(dāng)家菜譜可實現(xiàn)性研究”的日志,讓人驚嘆不已。
《食神》
倘若說起名廚形象,亞洲區(qū)內(nèi)能和韓國的“大長今”一較高下者,恐怕唯有星爺?shù)摹妒成瘛妨恕?/p>
電影《食神》講述的是周星馳扮演的原本驕傲自大的名廚在失去名廚頭銜后,一番“得而復(fù)失、失而復(fù)得”的故事。電影中頗具喜感的“撒尿牛丸”和“黯然銷魂飯”等美食也與周星馳詼諧的表演深入人心。(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