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兩個我特喜歡的女人,不要往那方面想,她們都是作家,一個叫方方,一個叫池莉,她倆的中篇小說常在《小說月報》上轉(zhuǎn)載,我讀的她們的作品數(shù)都數(shù)不清。她倆作品都是寫小人物在命運里的掙扎和無奈,有著生活的滄桑感。尤其是池莉那篇《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的小說題目幾乎概括了她倆小說的永恒主題。好好活著,笑對人生的磨難。讀的小說多了,武漢成了我神往的地方,只是老是無緣前往。七八年前,一個姓毛的朋友去了那里,在一家雜志社編著別人的幸福傳奇,自己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更讓我對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天然的親切感。
春天的時候,有了一次去湖北學(xué)習(xí)的機(jī)會,我們正好路過武漢,就想著見見如今叫南在南方的朋友。我先給他發(fā)短信,他替我們聯(lián)系了叫好百年的酒店。天黑的時候下了高速,武漢跟西安一樣,也在修地鐵,到處都是圍檔,人車混流,讓人很是不爽。電子導(dǎo)航的更新也跟不上變化,老叫轉(zhuǎn)彎,白跑了不少路,折騰三個多小時才找到那個昔日是日本銀行如今是文物的酒店。小毛來了,比以前胖了些,大臉長發(fā),聽到我們的埋怨,他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只說一句,洗洗吃飯,餓壞了吧?
次日陽光大好,我們?nèi)|湖玩。這個據(jù)說比西湖還大的地方,因為沒有讓人難忘的愛情故事和名人遺跡顯得有點落寞,倒是靡山上的滑道還有點意思,讓人恍惚回到了童年。東湖邊走走,還是不錯的。我跟小毛邊走邊談,他盡管輕描淡寫地說,我也聽出來他這個由一個鎮(zhèn)安西口走出的農(nóng)村小伙,早已作為優(yōu)秀人才落了戶,娶妻生子,有了一百多平方的房子。他說當(dāng)年他買房時,雜志社還幫助了他些錢。我心想,武漢倒底是見證中國近代史的大地方,人家不欺生度量大呀。南在南方的中篇小說剛上了《中篇小說月報》,他的隨筆更是常在《讀者》之類雜志上露面,博客也整得很有品位,幾乎天天更新。
黃鶴樓并沒建在江邊,這座沒多少可讀性的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樓名氣極大,這還得歸功于詩人。詩人在當(dāng)今早就讓人當(dāng)笑話說了,可偉大的詩人卻用他的詩歌給武漢留下了這么大的子孫后代享用不盡的物質(zhì)不動產(chǎn),讓人唏噓不已。細(xì)想如果沒有詩歌作靈魂,這座樓跟故鄉(xiāng)山上新修的樓塔有什么不同?看來文化的軟實力不敢小覷,世人真得把詩人高看一眼。
方方池莉我不認(rèn)識,她們筆下的漢正街我卻比西安的康復(fù)路都熟??赡矫叭ヒ豢丛绮鸬脹]多少了,那狹窄的地方臟得讓人無語,一點不見了小說里的模樣。
周末了,天下著雨。古人說,下雨的日子是讀書天。手拿一本五月的《小說月報》,上邊有篇方方的新小說,寫的是一個大學(xué)生在武漢上學(xué)求職的故事,里頭引用了幾句詩:“不同的路,是給不同的腳走的。不同的腳,走的是不同的人生。從此我們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責(zé)怪命運,這只是我個人的悲傷。”南在南方這個文學(xué)青年,從商洛山走出到大都市闖蕩,肯定少不了個人的悲傷,可他男人有苦不要說,硬是咬緊牙關(guān)走出了自己的人生,的確讓人為他自豪。借用池莉長篇小說《她的城》的題目,讓商洛山的朋友們都記著,在遙遠(yuǎn)的地方,在長江和漢江交匯處,有個叫南在南方的朋友,生活在那個幸福的他的城。(商洛日報 作者:魚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