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對自己所藏書畫,愛護備至。他制定的規(guī)則是:燈下不能看書畫,喝酒也不能看。對朋友借觀,他也立了一個“閱書之法”:準備好兩張干凈桌案,鋪好紙張,然后米芾凈手,從盒中取出字帖,展開給客人觀看。客人端坐案頭,不能觸碰字帖??腿苏f“打開”,米芾就打開;客人說“卷軸”,米芾就卷軸。
為了得到這些書畫,米芾不但錢財散盡,而且費盡心機,有時甚至不惜強取、騙奪,乃至有“米老狡獪”之說。唐代著名書法家沈傳師有一幅《道林詩》,字體像手掌那么大,藏在湘江邊上的道林寺中。米芾在長沙做官時,曾向寺僧借出來觀賞,越看越喜歡,到了晚上,竟帶著沈傳師的手跡飛奔而去。僧人不得已,訟之于官,最后是官府派人才追討回來。
還有一次,米芾和蔡京的長子蔡攸在船上游玩。蔡攸拿出王羲之的《王略帖》,米芾驚嘆不已。他想拿自己別的藏品與蔡攸交換,蔡攸面露難色。米芾說:“如果不答應(yīng),我就去投河!”說完就大呼小叫,一手扒船舷,做出搖搖欲墜的架勢。蔡攸不得已,只好把帖子拱手送出。這幅《王略帖》是米芾心愛的“神物”,他曾經(jīng)說:“我看過的書法很多,此帖算是天下第一帖。”
米芾臨摹古帖逼真,往往瞞過眾人眼目,被人當成真跡珍重收藏。他曾臨摹過王獻之字帖一卷,輾轉(zhuǎn)落入沈括之手。有一次朋友聚會,各出書畫,相互觀摩??吹缴蚶ㄊ种械耐醌I之帖,米芾驚訝地說:“這是我寫的呀。”沈括還不信,勃然大怒說:“我已經(jīng)收藏很久了,怎么會是你寫的呢!”
據(jù)說由于擅作贗本,米芾騙取了別人的很多古書畫。也由于擅作贗本,米芾向人借閱古帖,曾碰過一鼻子灰。越州某僧人,藏有一幅珍貴墨跡,米芾曾寫信要求借觀不得,后來又托同僚帶去自己的官告(類似“委任狀”),想以此抵押向僧人借看,還是遭到拒絕。他好作贗本一事,甚至被朋友們拿來戲謔。有一次,米芾拜訪一位朋友,這位朋友說:“今天我專門為你煮了河豚肉。”河豚有毒,米芾聽了,停下筷子不吃。朋友這才笑著說:“放心吃吧,這不是河豚,是贗本而已。”
董其昌眼中的“第一”
除了各種趣聞、傳奇,米芾最讓世人驚異的是他的書法,其成就又以行書為最大?;兆谠蛩麊栐儺敃r的書法四大家,米芾自己說:“蔡京不得筆(指其創(chuàng)作沒有藝術(shù)性),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臣刷字。”這個“刷”字,生動描繪了米芾的書法特征:體勢駿邁,沉著痛快。黃庭堅則評價米芾的書法“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
500年后,明代收藏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于蘇軾之上。晚年一變,有冰寒于水之奇。”米芾的書法中,許多字的起筆呈現(xiàn)散開的鋒毫,一些豎筆、撇筆因運行急速而留出飛白。整幅作品氣勢豪邁,跌宕的筆畫間蘊含著巨大的張力。
米芾長子米友仁,繼承家學,世稱“小米”。父子兩人在中國畫史上,也有一份獨特地位。他們創(chuàng)造了“米氏技法”,主要在于水墨的積、染、破、分與濃、淡、干、濕的運用上。著名的“米氏云山”、“云山墨戲”,其特點用后人的話來說,就是“善畫無根樹,能描朦朧云”,云霧繚繞、山林隱映,取意不取形。
米芾晚年學禪。據(jù)說他臨終前一個月,寫信與親朋好友告別,還造了一副楠木棺材,在棺材里面吃飯、辦公。臨終前7天,開始吃素,更衣沐浴,焚香靜坐。到了辭世那天,遍請郡中同僚,當眾念道:“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人欲識去來,去來事如許。天下老和尚,錯入輪回路。”合掌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