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即將拉開序幕之時,人們的關注點,再一次聚焦國際文化交流領域。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落下帷幕之時,近日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大牌作家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柏林文學論壇等單位的邀約之下,來到北京,探討全球化、信息化大時代下,之于文學、之于作家的責任以及他們面對新挑戰(zhàn)時的思考。
參與論壇的名字可謂“星光燦爛”,中方作家,包括莫言、賈平凹、劉震云、李洱、方方、畢飛宇、蘇童等;德方作家則有曾獲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的福爾克爾·布勞恩、德國圖書獎得主烏爾蘇拉·克雷歇爾等。在中國作家莫言去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中外視角也有了一些新的關注點。
長久以來,從歐洲角度來看,中國是異域和令人費解的化身和代表地——這一觀念不僅與這個文化圈所處地理位置上的遙遠和陌生有關,還與中國文字的不可閱讀性相關。然而近來,隨著對中國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越來越強烈的關注,這種疏離開始逐漸走向消解。
正如德國柏林文學會論壇主席烏爾里希·雅內茨基表示的,在德國公眾中清晰可見的文化需求,即體驗一個不再是政治層面的固定圖像,而是從文化上被立體表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德國人希望理解“真實的”中國,獲得對中國人生存和生活狀況“真實可靠的”寫照。如何表現(xiàn)當前不斷變遷的中國現(xiàn)狀,成為許多中國作家的主題。那些知名作家以及“大作家們”所撰寫的劃時代長篇小說和“年輕作家們”在網(wǎng)絡上產(chǎn)生的傳記文本都在研究現(xiàn)實,護衛(wèi)文化記憶,他們?yōu)檎故竞蛡鞑ピ谥袊斀駛€體的生活經(jīng)歷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彼地同此地,因為我們從譯作中閱讀到他們在作品中所塑造出的現(xiàn)實。
在論壇上,中德作家就全球化時代作家的責任,文學與傳播,創(chuàng)作自由與社會,文學、性別、僑移等與當下全球化語境密切相關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名家觀點
更加詳盡尖銳地掌握所在的世界
德國著名劇作家、詩人福爾克爾·布勞恩認為,一個經(jīng)濟上迅猛增長的國家,能夠和必須同時發(fā)展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并且以此為世界提供另類的生活方式樹立榜樣。文學領域亦是如此。文學如今在詢問人類:文學“超越邊界”,那些新的技術方法僅僅是交際的迅捷形式。決定性的是:文學愈加詳盡、尖銳地掌握它所在的世界部分,就會對世界意識做出更多的貢獻。
文學可以激活文化記憶
對于在全球化時代作家對本土文化特質的貢獻,德國作家米夏埃爾·倫茨表示,最理想情況下,通過文學虛構——文獻記錄性的加工處理,作家能將不為人所注意的原始資料,重新提升到文化意識中,或者讓它首次躍入到歷史學家眼簾,受到關注。文學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記憶系統(tǒng),再次激活文化記憶中隱藏的內容或被擯棄的內容,讓它重見天日。第二個回答是,語言反映各領域的統(tǒng)治現(xiàn)象。語言又反映了作家的自我理解。人們超越語言的界限,卻幾乎無法為普通語言所接納。作家對語言的創(chuàng)新超越,也并非是什么特例。作家是代表,代表自己,也代表其國家的文化意識。
時代決定了創(chuàng)作的品種和命運
中國作家賈平凹表示:“每天的新聞包圍著我,太多的沖突和動蕩,太多的病疫和災難,使我緊張而惶恐,面對著寫作、茫然、掙扎,甚至常常懷疑到寫作的意義。正如人人都知道人最后是要死的,卻仍是先活著,幾十年前我選擇了寫作,幾十年后寫作選擇了我,那么,現(xiàn)在怎樣去寫作呢?我看到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是認可它的判斷。從世界看中國,從中國看世界,人類是出現(xiàn)了困境,如果說戰(zhàn)爭、動亂、猜忌、威脅,都是因經(jīng)濟衰退、環(huán)境污染、能源匱乏、價值觀混亂造成的。而究其根本,文化的認同和對抗仍是主要的原因。人類困境的突圍到了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文化的必經(jīng)之路。這是當今政治家們的事,同樣,也是文學藝術的事。文化越是需要認同,文學藝術越是需要表現(xiàn)自己文化的獨特。文學藝術正是表現(xiàn)了自己文化的特性,混亂的價值觀才能明晰走向,逐步共存或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