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將蘇童的作品分為三個階段:從最初創(chuàng)作到長篇小說《米》,這個時期蘇童的代表作接連出現(xiàn),被批評家歸入先鋒寫作的陣營;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之后的調整,代表作是出現(xiàn)了《碧奴》;而《河岸》,王干認為是蘇童第三階段的開始。“這里面時代的元素調配得比較合理,出現(xiàn)了大量現(xiàn)實的場景。”
與大多數(shù)作家不同,蘇童的個人興趣一直在短篇小說。1995~1996年期間,蘇童曾為香港《明報周刊》以一個字一港幣的稿費寫短篇專欄。“那個年代,這稿費是一大筆錢。”可僅寫了十多篇,就停止了,“最后我變成了一個工匠。就放棄不寫了。”
蘇童承認,短篇小說對于自己只能是“自娛自樂”,因為稿費相比長篇還是低,“基本屬于義務勞動,會餓死”。按照國內(nèi)文學刊物的稿費標準,短篇小說每千字一百元,選載的話每千字三十。每兩年結一本集子,印刷一萬冊。“所有收入加一起,兩年不超過三萬塊。還不如收廢品掙得多。”
即使如此,出于興趣,蘇童在2000年之后仍然寫了一批短篇小說,比如《人民的魚》等,但作品只是在作家圈內(nèi)消化,外界當時一直認為蘇童“沉寂”了許久。
這種印象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是一種傷害,因為經(jīng)濟收入和藝術野心的原因,已入中年的蘇童決定專攻長篇,“放下愛好,干點大事。”“任何一個作家都還是希望能有幾部拿得出手的長篇的。”蘇童說。
蘇童的長篇小說屈指可數(shù):《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碧奴》以及《河岸》。除了《碧奴》屬命題作文之外,其他長篇內(nèi)容迥異。從對少年時期街頭生活的追憶到完全虛構的宮廷故事,蘇童一直在尋求自己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我的每一部長篇之間都是另起一行的關系。我想和上一篇不一樣。”蘇童說,《河岸》可能是自己又一次嘗試的終結。
“最終一定會到關注現(xiàn)實這條路上”
蘇童生于蘇州,長居南京。蘇南文人對于細節(jié)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文本的極端在意使得批評界一直對于蘇童的思想性詬病許久。但《河岸》中出現(xiàn)了直面70年代的現(xiàn)實,在一些批評家看來,此小說是蘇童看重思想性的起點。
蘇童自己卻認為,“我從來沒認為思想性是個問題。我沒見到我的哪個同行的思想性說服了我。沒有誰像卡夫卡一樣用文學勾畫了哲學的線條。”
對他來說,文本決定一切。
但在《河岸》中,太多的象征和隱喻,還是讓蘇童以慣用的技法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那種情緒溢出了作家對文本的控制。文中少年的敘述,遠離了作家冷靜敘事的初衷,充滿主觀的情緒,一些人物的出場也與故事主線若即若離。蘇童坦承,“我承認這些問題。這是這個作品里沒有解決的。”
以往,蘇童代表作品里的故事大多把時間懸掛在民國甚至更早的歷史當中。而《河岸》似乎顯示著作者往當下的轉向。蘇童“關注現(xiàn)實”的嘗試從2002年出版的《蛇為什么會飛》開始,當時外界推測,蘇童是因為批評界關于他的小說不關注現(xiàn)實而做出的回應。他則否認說,“其實不是對批評的證明,是我自己的探索,到最終一定會探索到關注現(xiàn)實這條路上。”
在他看來,外界大多把日常生活混同于現(xiàn)實生活,在這種遮蔽之下,蘇童希望自己能比常人“慢一拍”再對現(xiàn)實發(fā)言。“一個作家不比老農(nóng)民對現(xiàn)實理解得更透徹。作家唯一的優(yōu)勢是他更有耐心。”蘇童說,“任何對于一個時代最精準的描述都是沉淀之后做出的。”
結束了《河岸》的寫作之后,蘇童一直躲在家里休息。他已經(jīng)暫時放棄了短篇的計劃,他開始擔心自己會像大多數(shù)中國作家一樣,“超過60歲就寫不動”,于是想在中年階段“主攻長篇”。雖然他知道長篇寫作是一種自我折磨,尤其像他這種自我斷絕與上一篇作品關聯(lián)的寫法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