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先要弄懂一個問題:什么是文化?傳統(tǒng)的文化定義是個固定價值,指那些能帶來歡愉、幸福和永恒感的東西。隨之,又有一個問題,什么是當代文化?
當代文化是對傳統(tǒng)概念的二律背反。在我們這個觀念滿天飛的時代,文化越來越多地指的是它的“能指空間”。而文化研究仿佛是生活這條大河之上的一朵浪花,身不由己,是對河流成分的一種指手畫腳。當下的文化研究更多地涉及經驗主義的范疇。以中國的文化現狀為例,“山寨話劇”到底有文化還是沒文化?也許三五年后,當“山寨”的妙處被慢熱的學者們所接納時,它完全有可能被描繪成一種美學探索的樣式呢。
當然,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這里折射出當代文化的一個“秘訣”:文化掌握在闡釋者手里。
毫不夸張地說,文化研究在當下的學院學術中就像一個暴風眼,它裹挾眾多學科,跨越眾多領域,產生巨大的學術生發(fā)力量,給諸多干旱的學科領域帶來豐沛的降水。但另一方面,文化研究雖然享此盛名,雖然關于文化研究的各種著述和譯介已經非常豐富,我們卻很難說清楚它具體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開啟我們的文化研究之旅。在此背景下,約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教授的《文化研究簡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清晰有效的幫助。
作為英國文化研究界的大腕,哈特利教授是一個十分稱職的導游。在《文化研究簡史》中,他對于形形色色的通俗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刻的“經驗研究”和“理論剖析”,范圍之廣闊,體驗之豐富,分析之深刻,皆非一般學者所能及。文學、藝術、廣播、電視、電影、音樂、舞蹈、時裝、報紙、雜志、廣告、旅游、酒店、駕駛、互聯(lián)網甚至“網絡購物”、“外出就餐”,盡入彀中。一切皆文化,關鍵看你能不能說得出來其中的“道道兒”。
可以說,如果你是一個有悟性的讀者,讀完這本書,祝賀你,你已經掌握文化的發(fā)言權了。(作者:曉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