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今天我們所說的黃花梨在我國古代有“花櫚”、“花梨”、“花黎”等多種稱呼,在有關(guān)記述這種木材的史料中,產(chǎn)于我國廣東南部海南島地區(qū)的記載占了絕大多數(shù),如“崖州昌化陵水”,“文昌陵水”,“黎山”,“海南”。只是在《本草拾遺》中提到“花櫚出安南及海南”?!赌显焦P記》中記載了占城國主遣使來朝貢,“其物有……烏木、蘇木、花梨木”,《殊域周咨錄》里提到占城國特產(chǎn)時,有“檀香、柏木、燒碎香、花梨木”等。按“安南”和“占城”位于今天的越南境內(nèi)??芍诠湃说挠涊d中,我國海南島地區(qū)是“花梨”、“花櫚”“花黎”的主要產(chǎn)地。
一直以來,對于“黃花梨”這個字眼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由于清末大量使用新的低檔花梨,才在花梨之前加了一個“黃”字,也有人認為是20世紀初,由著名學(xué)者梁思成等組建的中國營造學(xué)社為了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將新老花梨區(qū)別,便將明式家具中的老花梨之前加上“黃”字,但“黃花梨”之名究竟何時才出現(xiàn)的,許多古典家具專家因未能在歷史文獻中找到明確記載而莫衷一是。
據(jù)《大清德宗皇帝實錄》卷四百六記載,光緒二十三年六月,慶親王奕在為慈禧皇太后修建陵寢時上奏折:“己卯,慶親王奕等奏,菩陀峪萬年吉地,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謹用南柏木外,其余擬改用黃花梨木,以歸一律。”
又據(jù)《大清德宗皇帝實錄》卷四百七記載:“(光緒二十三年秋七月)癸丑,諭軍機大臣等,朕欽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懿旨,東西配殿,照大殿用黃花梨木色,罩籠罩漆,余依議。”另據(jù)《大清德宗皇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四年九月)慶親王奕等奏,吉地寶龕木植漆色,請旨,遵行得旨、著改用黃花梨木,本色罩漆。”
從上述記載可知,清末光緒年間,慶親王奕在河北遵化普陀峪為慈禧皇太后修建陵寢時,提議陵寢內(nèi)的建筑材料使用“黃花梨木”,并在慈禧陵寢大殿東西兩側(cè)及吉地寶龕,“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謹用南柏木外,其余擬改用黃花梨木,以歸一律。”慶親王奕上折的時間是光緒二十三年六月,也就是公元1897年,這是筆者目前所看到的關(guān)于“黃花梨木”在歷史文獻上出現(xiàn)的最早、最明確的記載。據(jù)此可知,“黃花梨”之名最遲在清末光緒年間就已出現(xiàn)。(中國紅木藝術(shù)家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