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的敦煌
1900年6月22日(光緒二十六年庚子5月20日),敦煌莫高窟十六窟甬道北壁后沉睡了幾百年的藏經洞(現(xiàn)編號為第十七窟)被主持王道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震驚世界的寶庫豁然洞開。
之后,來自俄、英、德、法等國的“探險家”接踵而來,將藏經洞中的精華悉數盜走。
國內外收藏的敦煌文物約5萬余件,這些稱得上是百科全書式的文獻,囊括了世界罕見的佛教典籍(包括唐玄奘帶回并翻譯的佛經);文獻中保存的官私文書,使敦煌地區(qū)晚唐、五代、宋初悄然湮沒了近二百年的歷史,再度為世人所知;文獻中的經、史、子、集四部書中,有不少是宋代以后佚失無存的孤本;而文獻中的古藏文、于闐文、粟特文、龜茲文等不僅是研究古代少數民族歷史的珍貴史料,而且一些已不存在的民族語言,也因敦煌文獻的發(fā)現(xiàn)為世人所珍視。
“然而這五六萬余件的文獻只有不到1萬件留在國內。”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稱,“其他4萬余件文物全部流失到國外。”
黑水城文獻
黑水城文獻和敦煌文書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雙子星座”。
黑水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額濟納”即西夏語“黑水”的意思。傳說西夏時一位黑將軍在這里英勇守城,并于城破前在城市的一處水井里埋藏了大量金銀珠寶。掘獲珍寶的愿望使無數探險者對此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時光流逝,沒有人發(fā)現(xiàn)寶藏的秘密。
1908年,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受沙皇指派,率隊來中國北部考察,其主要目標就是黑水城??疾礻犜谶@里翻找挖掘,終于,他們在黑水城外發(fā)現(xiàn)了一些佛塔,打開佛塔之后,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數千卷佛經,雕像和繪畫,這些文書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中國古籍分布的格局。也為我們能夠進一步的研究宋元時期的歷史提供了無比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但這些意外發(fā)現(xiàn)的珍寶被運到圣彼得堡,現(xiàn)分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埃爾米塔什博物館。中國人要在那里,才可以看到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原物。
中國文物流失經歷四次浪潮
對中國文物的流失情況,我經常聽我的老師耿寶昌先生談起。從鴉片戰(zhàn)爭至今,中國文物有四次外流浪潮。
明末清初,英國的大東公司專門把中國瓷器銷往歐洲,英國、荷蘭都是中國瓷器流散地,但那時還處于正常的貿易狀態(tài)。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鴉片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文物被列強大量搶奪與分食,直到溥儀被逐出皇宮,仍有太監(jiān)又偷又買,不過,第一次浪潮到此結束。
第二次浪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侵華。這是中國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當時,國民黨政府無論財力還是管理上都比較弱,博物館、考古工作都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普通民眾在對文物的保護上也沒有任何意識。
此時,歐美的國力強盛,強大的民間資本沒有去處。于是,收藏藝術品成為了美國社會的一種風氣。在中國,美國文物商幾百美金便能買到中國很好的古董,一萬美金可以買到最好的中國古董,這些古董大都是從大家族、古董商、古玩商店,還有老百姓家里流散出來的。在陜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地區(qū),文物流失得更厲害,因為,這些地區(qū)經常出土漢唐文物,一些農民在耕地、掘墓時,發(fā)現(xiàn)了很多東西,但他們并不太懂挖到的是什么。
古董商看到這種機會后,便專門去民間搜羅,以便宜的價格購入,然后,以較高的價格賣出。那時,一件青銅器大概能賣幾百大洋,這類事件常常在古玩界引起轟動,于是便形成了一種風氣。
1937年,中國的盜墓、仿古之風盛行。在安陽,外國的古董商成天蹲在那里等著老百姓去挖商代的青銅器,而帶回到美國后,一件青銅器能賣好幾十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