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境界可分三個境界:一、見山是山;二、見山非山;三、見山仍是山。初涉攝影之人,總希望能拍出清晰的東西來,于是特別喜歡運用順光拍攝,使能得到清清楚楚的影像,這一個階段,可視之曰見山是山。待資歷日深,對于祇是能達到清晰的水平漸感不足,更希望能拍出別人未能拍出的影像來,故獨運匠心,精思構(gòu)圖,以期得陌生感于影像,達刺激視覺之奇效。這階段所拍出來的東西,以變形為上,多用廣角鏡或魚眼鏡進行拍攝,這種刻意使被攝物變形,來達到攝影者追求陌生感的方式,就是見山非山之境。再而精進,漸至于忘其形相之境界,以奪其神韻,去其淫巧為尚。到此境界者已對事物的相貌不再看重,反而是其內(nèi)心的情感是否能被凝在一瞬間,透過攝影師的照片而傳遞出來。由于不再執(zhí)著于形相,故此等境界,山仍是山。
我曾有一首小詩,配于一攝影集內(nèi)的一幅照片,那幅照片是某攝影師正在為盧九花園的觀音像拍照,詩云:
色可以是空/相總不能是空/存在與否/總得有點分別/于是/色可以只剩黑白/要若無相/則如何能究竟涅盤?
按下快門/就是把相/固定在彈指之間/如一絲笑容/凝在靦腆之中
最近幾年來,我都為自己的攝影會和一些社會團體的攝影班提供拍攝技術(shù)輔導(dǎo),這一來符合我們易攝影會的宗旨——全民普及攝影文化,二來也使自己過往不甚了了的攝影基礎(chǔ)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學(xué)生在課堂上提出來的問題,往往亦出乎意料之外,使你不得不對新的攝影科技有所鉆研,才能好好的進行“應(yīng)對”!至于在創(chuàng)作方面,由于這段期間的作品,大都是希望能給學(xué)生作參考之用,因而甚具教科書氣息,于用光與構(gòu)圖上,則屢屢成為攝影理論的實踐,且揚棄了從前花巧的拍攝技巧,更強調(diào)如何表現(xiàn)被攝人物的精神,也借這些人物來表達我的人生觀、世界觀。
我于攝影之途,屢遇瓶頸之厄,幸得好友前輩扶掖,方能修得今日之成。然于山仍是山以后之境界是什么,則于今尚未得悟,我當(dāng)孜孜以繼。(中新網(wǎng))